目前分類:藝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John Williams & Julian Bream: C.Debussy-Clair de Lune

其實這篇想PO好久了
上次宅PTT時,在clmusic版看到
我非常喜歡的德布西-月光吉他二重奏版
愛上德布西也是因為,二技上了一堂西洋美術史
從那開始愛上印象派畫作而慢慢了解也是那個時期的印象派音樂家-德布西
(但我最愛的永遠是新藝術時期的慕夏>///再從印象派在慢慢到浪漫樂派的蕭邦...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愛樂電台(FM99.7)也可以網路線上聽 真的太神奇了!
再也不用像我以前聽99.7都一直沒有訊號的或是都是雜音
網路電台真是太方便啦! 


 作者  lmrllyw2444 (如果凡事都能分期付款...)     看板  clmusic
 標題  [心得] YOUTUBE吉他音樂欣賞-德布西的月光
 時間  Wed Dec  3 12:48:18 2008
───────────────────────────────────────

※ [本文轉錄自 NTUCGS 看板]

作者: lmrllyw2444 (如果凡事都能分期付款...) 看板: NTUCGS
標題: [心得] YOUTUBE吉他音樂欣賞-德布西的月光
時間: Wed Dec  3 12:47:28 2008

http://tw.youtube.com/watch?v=T1i_2HYmJkA

大家好!今天早上的陽光依舊,小弟又來跟大家分享好聽的音樂了!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
是著名的吉他世紀二重奏帶來的演出,也就是由音樂性極佳的吉他演奏家Julian Bream和
吉他王子John Williams(不是電影作曲家那位!)在1970年代末期搭擋而成的二重奏所演奏
德布西的《月光》(Clair de Lune)。

《月光》這個標題在音樂史上可真不只貝多芬獨有而已,除了貝多芬之外,今天分享的德
布西、吉他作曲家費南多梭爾,甚至之前青春偶像王心凌(笑)等都有發表或演唱以《月光
》為題的樂曲或歌曲。當然,每個人取名如此並不是妄想沾前人的光好為自己的作品宣傳
,那是因為《月光》這個迷濛的標題是極具魅力而吸引人的,每位作曲家、創作者都有自
己對月亮的想像。就像是為貝多芬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添上標題「月光」的路德維‧瑞爾
斯塔柏,他所聆聽到的貝多芬奏鳴曲第一樂章呈現的情境如同瑞士琉森湖上夜裡泛舟照射
的月光一般;當然同樣的你也可以想到身邊不時發生兇殺案、永遠長不大的柯南,因為青
山剛昌不知道哪一集有把這個素材拿來用一下。扯遠了|||

今天分享的這首《月光》是德布西《貝加馬斯克》組曲中的第三首樂曲,也是德布西鋼琴
作品中最著名的樂曲之一,與《快樂島》、《黑娃娃的步態舞》,以及《夢幻曲》等名曲
齊名。除了原始鋼琴版本外,《月光》被改編成各式各樣的版本,今天分享的吉他二重奏
版本也是其中相當精采之一,無論是樂曲緩慢處旋律之揉弦,還是描繪月光流瀉到大地上
的分散和弦都十分扣人心弦,改編的效果非常棒。當然,聆聽音樂的還是個人的事,對這
首《月光》有怎麼樣的想像,就要讓各位朋友自行體會瞜!像我沒來由的就覺得古人的月
亮比較黃…(還有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唔,又扯遠了。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的音樂!

阿...還有,前幾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月亮金星木星的笑臉?
http://kuso.cc/43yr
希望大家在聽這首曲子的時候心情也能像圖片上的一樣喔!

Ps1. http://tw.youtube.com/watch?v=28ksrjwn2ew
另附上Julian Bream和John Williams彈奏Debussy的《黑娃娃的步態舞》,同樣也相當精
采,不同於鋼琴的版本的風味,希望大家會喜歡!

Ps2.這個世紀二重奏真的該好好介紹一下,不過礙於篇幅,小弟我就稍微介紹一下他們的
錄音就好:儘管當時兩人搭起二重奏時不吝是一樁美談,且Julian Bream和JohnWilliams
兩人錄製的CD數量都非常多,但他們二重奏的錄音卻是不多的,大眾玫瑰比較容
易找到的是《Together》和《Together Again》這兩張專輯,我把曲目連結PO上來:
《Together》: http://kuso.cc/4451 《Together Again》: http://kuso.cc/4458
德布西系列是在《Together Again》一張專輯;另外,他們還有一張《Live in 1978》(
我沒記錯的話…)裡面有收錄改編布拉姆斯的弦樂四重奏;而Bream有一張專輯《Guitar
Recital: Bach, Sor, Turina, Tippet, Schubert》裡面有收錄他們兩個彈奏舒伯特的第
三號弦樂四重奏,都相當精彩!
最後在附上他們彈奏法雅的《第一號西班牙舞曲》(取自歌劇《短暫的人生》)
http://tw.youtube.com/watch?v=AYpdUo__dM8
希望大家會喜歡今天的音樂!

yuko7504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真的  能夠當他的粉絲,真的讓我感到太榮幸了
好在在我的人生中,能夠有這位巨星的陪伴
豐富了我這麼多 給了我這麼多 讓我擁有了這麼多

沒有一個人 可以帶給人那麼強烈的感動
看電影的時候,不停的起雞皮疙搭,心裡不停的跟著哼著
邊回憶著我聽過的那些非常耳熟能詳的旋律,和完美的經典舞步

片中還有精選出來的合音,舞群,多人從小就是MJ的粉絲
他們說著:有這樣的機會,與MJ同台 都感到非常的榮耀

希望這場演唱會能夠真正的演出

小時候都是聽我二兄說MJ的音樂,舞蹈等等的
以前也覺得喜歡,但看完電影一整個變成標準粉絲(笑)

人紅是非多
曾看過一些關於MJ的醜聞
以前覺得,我喜歡的就是他的音樂他的舞蹈
其他的不在乎

但因為這部電影讓不少人又重新認識他
你會真的相信,那些醜聞絕對都是捏造出來的
在電影中看到的是
絕對最真實的MJ最親切的MJ最善良的MJ

在看完電影後
上網搜尋MJ,搜尋我不能再錯過的音樂及舞蹈
有人提出"很多人都知道MJ的性侵醜聞,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MJ最後是被判無罪?"
並且當年控受到性侵的那位小男孩,在多年後長大了,出來澄清
他當時是被父親逼著說這樣的謊,為的就是MJ的錢

很難相信
這麼專業,這麼敬業,要求完美為人善良謙虛的MJ
熱愛地球,小孩子的MJ
攻擊他的那些人的心態到底是什麼呢?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
MJ在裡面的一段話
最讓我生氣的是,每當我看到熱帶雨林每秒鐘以足球場面積大小消失…
就讓我忍不住要大家愛地球,大家
常說"他們"會解決問題,但究竟"他們"是指誰?
拯救地球必需由"我們"自己來做…
所以寫出了Earth Song

一直到現在 再聽MJ的音樂
還是能夠有非常多的共鳴
這些作品不會隨著時間淡化,不會有年代的隔閡
真的慶幸能生在有MJ的世界
真的好慶幸能夠當他的粉絲
喜歡跳舞的人也都喜歡MJ

MJ奉獻的不只是音樂,舞蹈,他的人生
還有對這個社會,對地球的愛


在PTT movie看到了這篇
 作者  suuha (suuha)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This is it
 時間  Wed Nov 18 18:10:16 2009

※ 此篇以麥口稱Michael 原意僅是想輕鬆一點 沒有任何冒犯的意思

好久沒有打字了,沒想到第一篇就寫麥口。
因為哥哥喜歡麥口,所以小時候也聽了他不少歌、看了一些MV。
但我始終不太了解他。

電影板的This is it一片好評。
但我不禁想,如果麥口尚未過世、推出類似產品,仍會如此為人津津樂道嗎。

因為這部電影讓不少人又重新認識他,
但如果不是他過世,這部電影卻又不會誕生。
如果他沒有過世,應該還有很多人認為他是個怪胎且不想跟他沾上邊吧。
就連現在為他寫這篇文章的我也差不多是這樣了。

他教我們唱會We are the world,
我們卻將背棄自己種族的罪名冠在他頭上。

我不知道他設立且資助了39個世界慈善組織。
我不知道他的個人名義捐款總金額成了世界紀錄。
我不知道有一種病叫做白斑症是會讓全身變白的。
我不知道他是因為表演受傷才開始整形。
我不知道他孌童案超過十項以上的控訴最後的宣判是每一項都不成立。
我知道他很會跳舞,卻不知道他絕大部分的歌是他自己寫的。

加瀨亮演的電影「就算這樣,我沒有做」中,律師叫他和解算了,打官司很辛苦的。
麥口第二次被告時跟律師講,這次他不要和解了,因為他從沒有做過。
上法庭這年餘的時間,被媒體大肆渲染,最後的無罪宣判卻輕聲畫下句點。
司法還了他清白,但人們呢。

他燒傷了就設立麥口燒傷中心。
他沒有童年就資助兒童、招待兒童到他的樂園玩。
錢是這樣花的嗎,就只有他才會這樣花。
很多人說他很傻,世界這樣對待他卻仍真誠待人。
雖然我覺得他一定很聰明,因為他知道說實話比說謊簡單,所以他言行始終如一。

當我聽聞麥口死訊時,我還跟為此傷心的哥哥說,反正他也沒辦法再超越他的巔峰了。
但我現在發覺我錯了,
他活著不僅可以是他三個孩子最偉大的屏障,
還可以是一股關懷兒童的強大力量;一個散播愛與和平的象徵人物。

真誠的東西才能打動人心。
這下我才真正了解他之所以是King of Pop的原因。


最傳奇的全球巨星
最多人模仿的巨星
最有才華的巨星
還有好多的"最"
上網搜尋MJ,光是在YOUTUBE的資料,即使花好幾個日夜也沒法看完


God bless u不離口
溫柔又謙虛 細心專業敬業
總是付出不求回報
再也沒有人能像他一樣
他是一個充滿愛的歌手

King of pop當之無愧

好想再看好幾遍>"打完這篇,明天衝去看

題外話~
我好愛THIS IS IT MJ裡穿的墊肩外套
可惜我太壯,也好想嘗試吶
應該會變橄欖球員吧= =

最後
我永遠是MJ的粉絲

Michael Jackson 我愛你>///

 

yuko7504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09/12/11~10/03/28  梵谷‧燃燒的靈魂特展官網

http://vangogh.ishow.gmg.tw/index.html

首頁很有趣,製作成梵谷當時的房間,還有梵谷與高更的椅子,及梵谷的畫作

yuko7504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梵谷個展 年底首來台
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1/1/1q8uk.html

荷蘭畫家梵谷的畫作在國際拍賣市場屢創天價,今年底,國立歷史博物館將舉辦「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這是國內第一次梵谷個展,包括梵谷晚期創作「薊花」、「絲柏的天空」、「自畫像」等98幅作品,將與國人見面。史博館也為這次展覽投保超過200億台幣的天價。(陳映竹報導)

梵谷
荷蘭的藝術大師,短暫的37年人生,繪畫創作只有10年,卻遺留超過800幅的畫作與1200幅的素描,不斷地激發後人的驚嘆與讚賞。國立歷史博物館將在今年12月舉辦「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98件作品主要借展荷蘭庫勒穆斯美術館以及日本的保麗美術館。

梵谷生前潦倒,他的紙本素描本質脆弱,油畫顏料品質不佳而保存不再加上去年米勒展,不少民眾抱怨史博館參觀動線混亂,國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高玉珍說,這次展覽開放一、二樓展間,史博館破天荒在10月、11月封館兩個月整修,花費一千萬提升展覽空間的環境配置與安全系統,包括燈光、溫度、溼度、動線,以符合庫勒穆勒美術館的要求。展覽期間,也會有15名保全、警察保護畫作安全。

投保200億 梵谷個展首度來台展出
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1/58/1q8gr.html

喜歡梵谷(1853-1890)畫作的朋友有福了!國立歷史博物館今天(1日)宣布,將在今年12月11日至2010年3月28日舉辦「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這也是台灣首次舉辦梵谷個展,將展出98幅梵谷作品,其中包括77幅素描和21幅油畫

著名荷蘭畫家梵谷,是國內外無數藝術迷心中景仰的藝術大師,他的畫作在拍賣會上屢創天價。這次國立歷史博物館費盡千辛萬苦,成功爭取舉辦「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不但是台灣首次舉辦梵谷個展,主辦單位投保金額更創下新台幣200億的高價。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永川表示,梵谷的一生充滿悲劇,短暫的37年人生當中,繪畫創作只有10年,但遺留超過 800幅的畫作和1200幅的素描,不斷激發後人的驚歎和讚賞。這次「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一共展出98幅梵谷作品,其中包括77幅素描和21幅油畫。黃永川說:『(原音)國內對於西洋藝術家哪個比較熟,當然梵谷都是第一名。這次來展覽,可以說是華人世界第一次,我們覺得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台灣感受到這個震撼。作品很多,一共98件,裡頭有77件素描,但雖然素描,也是非常了不起,也是看得出他每個時期努力的方向、努力的結果。』

這次展出作品中,包括大家相當熟悉的梵谷「自畫像」、還有梵谷模仿米勒的「晚禱」素描,以及梵谷自殺前一個月所創作的「薊花」,相當精采。其他許多作品也將追隨梵谷的創作足跡,自比利時布魯塞爾、荷蘭艾登、海牙、努能,直到法國巴黎、亞爾、聖雷米,把梵谷人生中每一段曾駐足的故事一一呈現出來。

這次國立歷史博物館借展的梵谷作品,主要來自荷蘭以典藏梵谷畫作聞名的庫勒穆勒美術館,並特別自日本保麗美術館借展的梵谷晚期創作「薊花」一起共襄盛舉,這也是國立歷史博物館首度與2個知名美術館合作,預料將在台灣掀起一股梵谷風潮!

---------------------以上轉貼雅虎新聞-----------------------
前幾天在PTT的museum版上,看到讓我驚呼的新聞
天阿!梵谷年底將來台展出!

去年在故宮舉辦的「印象‧畢沙羅特展」
畢沙羅是印象派的創始者也是印象派最忠實的代表者。
是唯一堅持印象派的理念與實踐、從未缺席的畫家。
畢沙羅的創作生涯貫穿巴比松畫派到印象畫派,代表了十九世紀現代繪畫的主流。
自畫像裡的他,有著一大把像極聖誕老人一般的白鬍子,讓人感覺親切,堅持執著於印象派
讓我跟婷大飽印象派初期眼福,對於印象派畫作又更一步了解

及也是在史博館舉辦的「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
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田園畫大師米勒,你我絕對不陌生的名字
讓我跟安,排了非常非常長長長的隊伍
但無法飛去法國巴黎的奧塞美術館,排個隊也是值得的吶
去年也算是很豐收的一年呀
都過了一年,資料才查到一半,網誌還是都還沒出來,我還真的瞎= =
找個時間再來仔細打網誌

雖說對於這部份還都是門外漢
不過對於有興趣的東西總是會忍不住一直想接觸
特別對於印象派時期及新藝術時期很有興趣

雖然去年的米勒展,讓我實在嚇到
其實並不是因為人太多排隊排很久,畢竟大師米勒的展,人潮如此是可以預計的
無法料到的是展場內的動線,空間
還有非常多的小孩不停的拉扯畫前的線(防止太靠近畫作),感應器一直不停的響...
展場太小,動線又不佳,小孩到處跑來跑去的...
實在讓看畫品質減低太多
雖然自己也沒有很懂,但觀展的感覺一整個是不舒服...
記得那天,排隊時聽到有人問"米勒是人嗎?"
我聽了還真整個傻了...心想:你不是因為他的畫而來的嗎?
這問題...
但不管如何,看到新聞中提到這次將開放一、二樓展間,動線,
空間都會慎重規劃且史博館花了兩個月時間重整
點是我喜歡的
梵谷
年底來台,後期印象派時期的
梵谷,絕對不能錯過呀!好期待


yuko7504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莫內.克勞德 (1840-1926) Claude Monet

法國畫家

印象派的奠基者,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莫內畫作的特殊技巧是
以光線與色彩的分散,趨於完美的光學混合。
圖畫於近看時顏色與筆觸看來一團混亂,當你後退到一定距離時,
圖畫元素就會全部聚在一起,自然呈現出完美生動的氣氛感。

莫內對陽光下的自然靜物,在季節、晨暮變化下的光、色變化有著詳盡的研究。

印象派剛開始時受到大眾批評嘲弄,後於1880-1890年代逐漸產生影響力,
莫內於吉維尼(Giverny)工作室畫出一系列的「睡蓮」作品後,使得印象派趨於圓熟。
時至今日,印象派依舊吸引著無數人們的目光,仍然是當今最流行的風格之一。


莫內生於巴黎一個雜貨店之家,莫內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都是在哈維港渡過,所以海水及諾曼第特有的多雲天空,一直對莫內影響很大。家中經濟並不富裕,早年顛沛流離的莫內在吉凡尼構築了一個花園並完成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莫內還在上小學時就已對繪畫產生興趣,他熱愛繪畫,十五歲時已經成為一個頗有名氣的少年畫家了。他於1858年向布丹學畫。布丹經常帶著他出去畫風景,並且傳授他一些理念,布丹認為畫畫必須要到大自然去,只是關在家中作畫是畫不好的。布丹的一席話深深的影響著這位未來印象派大師的心靈。1870 年開始,莫內對日本浮世繪發生了興趣,在19世紀的70年代住在巴黎,參觀諾曼第海岸數次。1874年,參加了印象主義的畫展,開始參與印象派活動。

之後結識了馬奈,這使馬奈在1863年之後的一段時間的作品風格,幾乎完全受到馬內的影響。
印象派的創始者是馬奈,但讓它發揚光大的卻是莫內,因為他對光影和風景變化的描繪,已到了崇高的境界。在他的畫上,
看不出什麼物體的形狀,但卻可以看出光束的舞蹈,顯示出無比的活力,而取代了舊有僵硬的傳統繪畫方式。莫內最喜歡強調光線的變化,他喜愛在不同的時間畫同一景色,表現時間變化呈現的不同光線效果。

當時的莫內為了不停的畫畫,他走訪了許多地方,旅行寫生,依氣候、季節、時刻、光影的變化而完成許多大型連作。晚年,則多半描繪自己家裏面的庭園(橘園),其中最受注目的作品為睡蓮系列,整整掛滿了橘園美術館的兩個陳列室。莫內晚年所作的一系列連作(約1890年以後),都是某一景物特定時刻的瞬間印象,而它們並非就是此景物的最終印象,而是通過系列的組合形成周而復始的大自然。晚期所繪的巨幅睡蓮池,
蓮花外型與樹木幾乎沒有型態,只剩印象似的顏色塗抹,表現光影的捉摸不定。雖依然保有印象主義率性,但也表現了一種似能用圖像來表達的自然神秘主義。

莫內一生創作了500 件素描及2000 多幅油畫,創作量龐大。足跡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從法國到倫敦、威尼斯、挪威,到各地旅行寫生,留下無數的作品。


日出-印象 Impression, Soleil levant


印象派(Impressionism)名稱的由來,就是從莫內的這一幅海港畫標題「日出-印象」中的「印象」 一詞而來。1870年代普法戰爭期間,莫內與畢沙羅逃出倫敦,意外發現英國風景的清新和運動員、工人洋溢出來的熱情。他們也認識了一位喜歡印象派繪畫的畫商,不斷贊助這群默默投入的畫家。一八七四年首次的展出有一幅莫內的(印象.日出),媒體便戲稱他們為"印象派"了。 那次展覽也就被稱為印象派展。 當時印象派畫家被視為是一群烏合之眾,但由於他們堅定不移的努力,特別是莫內積極的促進,終於確立了印象派的歷史地位。印象主義可說是歐洲繪畫史的一次大革命, 對近代繪畫的發展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莫內這幅與蒙娜麗莎齊名的「印象.日出」,是1874
年春天在法國海邊阿弗赫完成的,
莫內這幅畫是描繪一個橘紅色的太陽正緩緩昇起,水面有三艘小艇,其中一艘僅能模糊的看出來,幾條線條表示波浪,完全沒有過份的誇張,但卻把細節簡化、單純化了,使 我們的想像,能逃開過份的贅述誇飾。看到太陽掙扎著想要穿出濃霧,我們的想像開始被挑動,就好像莫內被挑動的心一樣。

以歷史的記錄性或繪畫本身的藝術性而言,這幅畫都稱得上是無價之寶!

(連作)睡蓮.綠色的和諧Water-Lily Pond, Symphony in Green1899 年

1899年畫於巴黎西郊吉維尼花園的「睡蓮.綠色的和諧」,在莫內筆下與其說是凝視花葉,不如說是眺望著水的倒影來得恰當。而橫跨池上之日本式拱橋,可代表印象主義畫家受日本浮士繪影響之作,呈現出另一種法國畫家眼中的異國情調。 
置身於大自然捕捉陽光與空氣的真實感覺,是莫內及其畫友們努力不懈的共同使命。在當時他們對保守的學院派傳統發出抗議,同時也受到學院派無情排斥。但莫內與印象派成員們的作品,的確啟發了人們睜開雙眼去發現和感受那色彩亮麗的世界。

睡蓮Waterlilies1906 年 

1906年創作的「睡蓮」( Water Lilies)就是系列的創作之一。在這系列的連作中,莫內著重的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因而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程。這晚期的睡蓮作品,具有壁畫的大小,創造了另種裝飾效果。也具有自然神秘主義的氛圍。 

莫內為了使簡單的主題幻化成瑰麗豐富的意境,而試圖減少繪畫中的基本元素。觀賞此畫,猶如親身漫游於一片廣裘無界的水濱花叢間,予人安詳靜謐之感。
莫內以創新的繪畫技法揉和東方的日本藝術,成功地營造出一股安適寧靜的氣氛。除了雲彩、天空和池面上的睡蓮,所有外界的事物全被摒棄在外,使畫作自成一世界,並表現出宇宙的和諧之感。
 


1916-1919年代初期創作的「睡蓮」(Nympheas),為他晚年創作的系列作品。在莫內眼中每一繪畫對象,都是以變幻著的光的姿態存在於人們眼前的。他喜愛的水景與花朵的描寫,充份表現光的反射特性。即使當時的莫內正為白內障所苦,無法準確的描繪物體的形態,然而水與光影原本就是無從捉摸,他憑著多年的經驗與敏感,將睡蓮與水波的浪漫詩意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在畫面中,仍然可感受對莫內此景色的掌握及充滿詩意的繪畫語言。

 

 

莫內是創造「組畫」(連作)的畫家,他強烈的理解到大自然的力量,既微妙又難以捉摸,也因為如此,所以莫內才會不厭其煩的對於某些題材,作「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描繪(例如有名的「麥桿堆」、「白楊樹」、「睡蓮」、「大岩門」......等連作)


(連作)陽光穿過霧氣的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 Effect of Sunlight in the Fog 1899-1901 年



(連作)陰霾天的滑鐵廬橋Waterloo Bridge, Gray Day1903 年


撐傘的女人Woman with a Parasol - Maadame Monet and Her Son1875 年

  這件作品是莫內早期的印象技法畫作。畫中人毫無疑問的為莫內的妻子卡蜜兒,而一旁則是他年幼的兒子。一個晴天的早上,兩母子在草地上漫步。陽光從畫面的右上方照射下來,傾瀉在母子身上;微風吹起女仕的白色長裙。        
      雖然此畫是莫內早期的作品,但也可見他已很好地捕捉光影和畫中的瞬間印象感覺。
畫中女仕面部和上半身都用上較暗的色彩,表明是處於陽傘的陰影之下。而整個陽傘、面部、衣裙和草地上的陰影區,與女仕衣裙上向光一面的光影形成對比(小兒子方面也一樣),就如現實中看到的一樣。另外,女仕擺動的頭巾和長裙上的縐褶也加強了畫面的動感。

  整幅畫的筆觸大膽狂放,人物充滿活潑生氣。只用了簡單的藍、綠、棕等自然的色彩,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畫中的女仕佔了畫面大部份的空間,成為畫的趣味中心。但左側的小兒子與陽傘和女仕也構成一個三角形,得到一個平衡的作用。
    總合來說,整幅畫都能成功而自然地捕捉光影和微風在畫面中造成的瞬間印象,發揮了印象派風格的精髓。可說是印象派作品中最具有特色,也是莫內作品裡最迷人的女人畫像。


日本女人La Japonaise (Camille Monet in Japanese Costume)1876 年

在莫內畫作裏所表現出來的光色,是最為後人所讚嘆的。
作品中的光線,像腐蝕般,平滑的繞著人、物的邊際,把它們融化成灰塵,變成一小點一小點的色彩筆觸。
因此,在莫內的作品中,人和物體背景之間的分界線條不見了,而且人們不知不覺地變成他設計中的基礎,
形象與四周環境和諧地成為一體。


1887年喬治.里維爾:「印象派畫家的獨特之處在於,為了題材的色調特點而處理題材,而不是題材本身。

莫內不再以藝術為唯一考量,而是以自然為評論之後,1890年左右,他開始製作系列畫,也就是描繪一種題材在不同光線和大氣之下的情形。這些畫的風格由於莫內漸漸重視彩色光線的效果,變得和泰納「以有色水氣畫出的空氣景象」。

 

莫內最大的貢獻在於,直接描繪自然,把瞬間的美妙光影固定在畫面上。也許連他自己也沒有注意到,他把所有的社會和文學性質的外在因素徹底排除於描寫範圍之外,比馬奈所做的更為堅決。他的作品直到現代仍為藝壇所討論研究
莫內的世界裡,沒有黑色,他在畫作中使用的是近乎純白色調的技法,一掃以往室內畫作中那種暗淡的感覺。他總是努力的把眼睛所看到的瞬間印像再現於畫布上,對他而言,光線就是一切的主宰,而他就是光的畫家

擅長於捕捉日光所帶來的光影變化,將這些光影變化利用鮮明的色調與單純的顏色畫於畫布中,用筆自由,不拘泥於傳統的筆法,
莫內繪畫的精彩之處是把「光的神秘」充份的表現出來,將一種主題以不同時辰、不同氣氛、不同季節來表現。莫內所創作的一幅幅畫作,對外光和空氣氛圍皆作了淋漓盡致的描繪,因而被譽為「光的謳歌者」。
 

莫內一生的精力,主要用在表現外光的探索上。因此他嘗試著對同一主題反覆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寫生描繪,畫出不同的光景與氣氛,顯現出光與色的高明度與鮮明感,交織成光與色彩的華麗交響詩,創作了印象派的峰之作





其他莫內畫作及連作請點相簿

參考資料:
http://www.aerc.nhcue.edu.tw/4-0/art/s27/new_page_4.htm
             
http://resource.skhkeihin.edu.hk/~khsteacher/KHStud
              /impressionism/early_stage/monet.htm

              http://fine-art-print.biz/Claude-Monet.php
              http://www.aerc.nhcue.edu.tw/4-0/art/s09/dance.htm

 

yuko7504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象派初期背景
從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英國發生了改變歷史的「工業革命」。由於勞動者的工作機會被機器取代,造成勞工失業和生活困苦的社會現象,工業革命在歐洲其他地區也改變了社會史和經濟史
,物質文明發達的結果,各大工業城市勞資糾紛不斷,在農村則產業失調。此外,工業革命漸漸侵蝕純熟獨特的手工藝,使得「美」可以藉由機械大量製造。 

印象派的發生,最重要的關鍵因素是工業革命、現代科學的發生。光學研究解開了光譜的真面目,藝術家知道了,光不是透明的,而是由七種色彩所組成的蒸氣火車拉近了城鄉距離,到郊外寫生成為一件方便而時髦活動
許多內在的、外在的、社會學的、物理學的、文化的多元複雜因素,催化了如黃金般光燦的藝術時代產生。

印象派為科學至上理性至上的文化產物,19世紀中期攝影術與色彩學的發明,促使畫家擺脫自16世紀文藝復興以來所建構的理想,〈古希臘審美觀〉與神聖的古典繪畫原則〈基督教之題材〉,印象派畫家興致昂然的觀察大自然及人文景象,把大氣中太陽的色彩效果,用筆觸表現畫面上印象主義畫家
吸取當時科學上的光學理論,認為色是在光的照射下而產生的,在不同時間、環境、氣候等客觀條件下,受不同光的變化而有各種不同色彩。透過寫生,發現過去一般不被注意的色彩現象,從而在繪畫色彩上引起了重大的革新。

印象主義是十九世紀末在歐洲文化活動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種藝術風格。印象派藝術家的活動雖然屬於十九世紀的範疇,但是他們所探尋的這種新語言、新風格,卻意味著同浪漫主義的一些傳統形式與風格的決裂,並為二十世紀以“現代派”面目出現的各種藝術做好了準備,因此,印象派很自然地成為聯結兩個世紀的紐帶。由於印象主義首先是在繪畫中出現的,再加上法國諸姊妹藝術之間的相互聯繫又特別密切,因此,談論音樂上的印象主義,首先也得從法國的印象主義繪畫談起。  


印象主義繪畫不同於其他繪畫之處,在於它以陽光和色彩為主角,即借助光與色的變幻來表現作者從一個飛逝的瞬間所捕捉到的印象。印象派畫家的這一選擇,是同當時自然科學界對光的傳播與照射的物理研究成果密切相關的。    
人們的視覺之所以能感知自然界中的物體,都得以光所提供的條件為其前提。陽光籠罩萬物,使各種物體呈現出不同的色澤換句話說,所有的物體都是染色的形,人們就是根據不同表面的不同色澤,即從不同染色面的分界才得以認知物體的形狀的。如果光一消失,形和色也就不見了。所以印象派畫家認為,在表現光的過程中,他們也就找到了繪畫藝術的一切。於是,乾草堆、教堂、白楊樹和泰晤士河等,便在不同的時辰中一再地被描繪(同一個對象可以畫出幾十幅);由於藝術家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線和空氣對色彩的影響方面,至於畫布上所描繪的受光物體便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

印象主義繪畫技法的基本原理是色彩分解,即只用光譜中的七種純色作畫,像這樣取消各種混合色而在畫布上只並列不同純色而讓觀者憑自己的視覺自行加以調合的做法,可以保持每一種純色的新鮮和光彩從而創造出更為強烈的發光度
印象主義運用光譜純色的畫法,後來在以秀拉(G.Seurat,1850-1891)和西涅克(P.Signac,1863-1935)為代表的
新印象主義(或稱點彩主義、分割主義)中又有了發展
印象主義後期(Post一Impressionnisme)的三大畫家──塞尚(P.Cezanne,1839-1906)、高更(P.Gauguin,1848一1903)和梵谷(V.W.van Gogh,1853一1890),雖然有的被稱為反印象主義者或象徵派,而且各人也各有新的追求目標,但他們都接受印象主義的純粹和光輝的色彩、自由的取材和運用純色與碎筆觸描繪形象的技法,同印象派還是有瓜葛的
。 





參考資料:
http://www.aerc.nhcue.edu.tw/4-0/art/s27/new_page_4.htm
             
http://resource.skhkeihin.edu.hk/~khsteacher/KHStud
              /impressionism/early_stage/monet.htm

              http://fine-art-print.biz/Claude-Monet.php
              http://www.aerc.nhcue.edu.tw/4-0/art/s09/dance.htm

yuko7504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象派 Impressionism

時代背景
西洋的繪畫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中葉,都走寫實的路
不注重時間、 空間、距離、光線等賦予色彩的影響(光與色的問題),
而重在畫面每個細節的描繪。
當這種寫實技巧達到頂點之後 ,使得畫家對此失去了興趣,
同時這些作品所運用的色彩都是因襲傳統,因此畫面顯得過於幽暗。

而印象派運用科學觀點,為西洋美術上的一個重大革命。
由於科學對光的分析,影響了畫家對於繪畫用色上的改變
及對於陽光底下事物色彩變化的觀察。

1874年4月15日,
一群在巴黎的畫家借用了攝影商那達爾的二樓,
展出數年來一直被官方的沙龍排斥的作品165件,因莫內的作品「日出.印象」
被美術記者Louis Leroy譏為印象派、開了個玩笑說:「這是一群印象派畫家的展覽」,
而這群畫家就以印象派畫家自稱。 


印象派的繪畫觀念    
光線在物體上的變化,陰影下的微妙色彩,是印象派畫家所要表現的主題。
印象派把「光」當唯一真實的對象,不知不覺中把「形象」破壞。剩下是畫家視覺的主觀性。
具代表性的觀念 :
1. 以光譜色(分析太陽光後得的七色)作畫。
2. 在畫布上將補色並置,在觀者的眼中自動調色,增加畫面的彩度和明度。
3. 否定固有色,不用黑色和深咖啡色。
4. 不用線條畫輪廓,認為陰影是有顏色的,只是彩度、明度較低。 


印象畫派分為三個時期
印象派(初期印象派) Impressionism 1874

【背景】

■現實的東西雖然不是單純的原色,但任何複雜的色彩亦具有光采與亮度,至於能變化為種種的調子乃是光線的關係。人們實際看到的,乃是由光線所變化的顏色,而且,物體的形在視覺上也會 因光線的關係而見其變化,因此眼睛可直接見其變化的形象,才是應該描繪的。

■由以上的想法所發展出來的繪畫稱為印象派,印象派的畫家們把光的輝煌、色的亮度與純度加以強調,不著重於形的描繪,而是重視視覺的整體印象

印象派最初的開拓者馬奈(Edouard Manet),他並非一開始就用上述的方式作畫,只是給予顏色以金碧輝煌。真正確立印象派的輝煌表現法是莫內(Claude Monet),使馬奈所啟發的印象派繪畫得到實際的發展,並使其理論獲致確立。
莫內專門描寫大氣與光的色彩變化,即就因太陽光線照耀而微妙變化的色調而表現其瞬間之形象,例如他不把樹葉一片片照實際的形狀細心的描寫,而是把所看見的整體表現出來。

唯有在陽光下才能給予物體這種微妙的光線變化,因此畫家們把畫架移至戶外寫生,題材亦幾乎為風景畫,使得以它為中心的初期印象派畫家又被稱為「外光派」。

【特色】 
注重光與色的描繪,不重視外形的描寫。 陰影以藍、紫色取代傳統的黑色。 陰影部份亦有色彩表現,只是明度、彩度較低。 以光譜作畫。 畫布上以補色並置的方式,增加彩度和明度的加法混色。 否定固定色黑色及深褐色。 調色盤上都是一些明亮的色彩。 對印象派而言自我乃是中心,強調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自己所感覺到的,可謂極端地強調個性。
 
【代表人物】 
Renoir(雷諾瓦) 以繪少女而聞名,把印象派滲入洛可可派的作風,被稱為印象派化的洛可可畫家。
Monet(莫內) 印象派繪畫的先驅。
Pissarro(畢沙羅)


莫內 日出.印象 (Impression, Soleil levant )
 
新印象派 Neo-Impressionism 19世紀末

【背景】
■19世紀末,印象派發展至最高峰時期,緊接著誕生了〝新印象派〞,此一繪畫運動的興起是受到印象派理論的啟示。 以秀拉為首,比印象派更進一步的由外光的追求而運用科學化的描寫法,理論根據光學 而來,將色調分割成七種原色(分析太陽光後得到的七色)。 

新印象派企圖以更科學的方法,把各種色調分析,體系化 、機械化 ,
分析色彩細密整齊的小筆觸,堅實的構圖及裝飾風的作風。

【特色】
■企圖以更科學的方法,把各種色調分析,體系化 、機械化 ,分析色彩細密整齊的小筆觸,堅實的構圖及裝飾風的作風。在畫面上直接以原色小點作畫,利用人們的眼睛自行把色彩混合(光學中的補色原理)。 以原色小點直接點在畫面上,保持色彩本身的純度和明度,使畫面色調鮮明而活潑又稱Pointillism(點描派)或Divisionism(分割派)。 在構圖上運用數理的構造,大膽導入希臘以來有名的「黃金分割比例」。

【代表人物】 
Seurat (秀拉) 「午後的嘉德島」堪稱不朽的傑作,點描派的創始人。
Signac(席涅克) 精於理論體系的建立

 
秀拉  大傑特島的星期日下午( 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 )
後期印象派 Post Impressionism 1915

【背景】
■初期及新印象派只追求光的變化,把重點放在光與色的分析上,不久人們便對這種只依賴視覺及科學分析的畫法感到不滿,而又重新反省繪畫的本質,於是被稱為後期印象派的塞尚、高更、梵谷便陸續出現。 
後期印象派,是指塞尚、高庚和梵谷等人的繒畫,

■現今所談的後期印象派是指1878年塞尚離開了印象派後,到19世紀末葉及20世紀的一段時期中,塞尚、梵谷、高更等三人創作的總括,也就是在他們三人死後,才被稱為後期印象派。他們的共同點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段印象派時期,反對把物體分解成支離破碎的「光」和「色」,回復事物的「實在性」。

■三人都是從印象派走出來,再去反對印象派。他們覺得印象派及新印象派對光與色的描寫太偏於視覺的寫實,而忽略了對象本身;過份注重客觀的表現,而否定了主觀的表現 。後期印象派雖是印象派後期的一個階段,沒有實際組成一個繪畫運動,但它卻含有反抗印象派的自然主義之意義。
雖含有反抗印象派的自然主義之味道,但並不是去否定印象派。前面所提到因光線的不同,會使物體的形看起來略有差異,但一顆蘋果在任何的光線條件下看,它不仍是一顆 蘋果嗎? 以塞尚為例,他以本質為主而追求形的一面,由基本的單純化形態之組合而畫下永恆不變的空間或立體的自然形象。以單純化的面與色作最有效的描寫。

【特色】
■不滿印象派對光的濫用及色彩的分解。保有印象主義的特色,注重創作,尋求畫面動態關係與精神層面的探索。運用強烈的主觀將視覺以外的精神層面表現出來,即致力於自我的表現,並重視形成的觀念

【代表人物】
Cezanne (塞尚)
Gauguin (高更)
Van Gogh (梵谷)  


梵谷  星夜 (The Starry Night )

資料來源:http://tsf3.stenly.com/ism/impressionism.htm
              http://www.ss.net.tw/art/index.htm

yuko7504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